您好,欢迎访问国信纵达(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17310012921

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从重点品种、核心技术到关键主体

发布时间:2021-03-26人气:770

新华社三亚3月24日电 题:从重点品种、核心技术到关键主体,“2021中国种子大会”聚焦种业“破卡”

  新华社记者罗江、于文静

  端稳中国饭碗,要把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部分品种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创新存在短板、创新主体和要素有待激活……面对部分种源“卡脖子”挑战,在海南省三亚市,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与会嘉宾共同为打赢种业翻身仗“把脉”建言。

  重点品种如何“破卡”?

  在“有没有、保生存”的问题上,我国种源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国内能够满足需求,已是业内共识。

  记者从大会获悉,近年来,我国通过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筛选出具备优质、抗病虫、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的绿色优异种质资源与育种中间材料,创制绿色性状优质新种质,培育出了新型玉米自交系、水稻不育系等。

  “大宗蔬菜品种选育也取得突破,国内品种的生产覆盖率提高到87%,改变了耐抽薹的大白菜、甘蓝、萝卜以及娃娃菜等种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杜永臣说。

  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在“好种源、高质量”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玉米、大豆单产水平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生猪的饲料转化率、奶牛产奶量,都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80%左右。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指出,我国对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申请保护品种仅有7%来自国外,在美国这一比例达62%,日本也在30%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钱前表示,受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有限、育种群体遗传基础狭窄、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局限等因素限制,我国通过审定的作物新品种中突破性品种较少,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

  他提出,下一步亟需培育适合多样化食品类型的优质专用型品种,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抗逆广适型品种,抗旱节水、养分高效利用、耐密植宜机收的资源高效型品种。在会上,部分畜禽种源依赖进口的问题也引发热议。

  专家们建议,组织开展地方品种保护和应用、“以用促保”;开展白羽肉鸡、生猪、奶牛等育种科研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推动地方品种特色化、引进品种本土化。

  核心技术如何攻关?

  将一株野生稻驯化成农民手中的栽培稻需要多久?答案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利用现代基因编辑等技术,这一过程有望缩短到十几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发言中介绍,他带领的团队设计并完成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框架图,旨在最终培育出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新型水稻品种。

  科技自立自强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说,我国已完成多种重要农业生物的测序或重测序,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状新基因,打破发达国家对基因专利的垄断。我国在杂种优势利用、基因组选择、倍性育种等方面也实现国际领先。

  基础研究取得进展,技术创新紧跟国际前沿,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待突破。当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能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直接关系农业发展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钱前表示,我国基因编辑研究侧重于工具应用,在工具开发等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利权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握。作物智能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刚起步,亟需交叉融合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新品种的智能、高效、定向培育。

  数字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存在滞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够高效获取作物表型信息,提高育种筛选和设计能力。我国作物表型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需要加快自主研发。

  关键主体如何激活?

  推进种业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关键主体。如何真正激发活力?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种子企业小散弱特征依然明显。扶持培育领军型、旗舰型企业,是种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建立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商业育种体系,育成好品种才能从‘偶然’变为‘必然’。”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华说。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阿方索·阿尔瓦说,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拜耳能够保持在全球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大量持续投入。“中国企业在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科企分工协作是保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要支持科研机构持续推进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种质创制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加大育种投入,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企深度融合。

  如何推动技术人才要素流动,让企业强起来?有企业负责人反映,曾探索与高校教授合作创办企业,但因高校缺乏相关机制和先例,难以获得批准。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平说,公司自主科研做了不少重复工作,期待能与科研机构开展基础性研究合作,提高研发效率。

  业内专家们建议,加快实现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评价考核差异化、精细化,注重育种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推广,完善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股权分配等机制,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参与记者:陈凯姿、刘邓)

推荐资讯

17310012921